锂离子电池市场总体上可分为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电动交通工具市场、工业&储能应用市场这三大市场。一般称前者为3C小型锂离子电池市场,后两者为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对于未来5年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的预测,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真锂研究在之前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
一、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
1、2011年和2012年市场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和中国的锂离子电池销量主要还是集中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尽管其市场份额处于下降态势。2012年全球销售的3816.74万kWh锂离子电池中有72.28%是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中国市场这个比例是65.40%(锂离子电池销售总量为662.00万kWh),相对低一些,真锂研究认为主要原因有:①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业,中国的发展要相对滞后两三年;②一些动力电池市场,中国垄断着全球产能,如电动自行车等。
全球2012年手机用锂离子电池总量为1,086.01万kWh,较2011年的1,094.20万kWh有所下降,但是在中国市场,手机用锂离子电池总量还是增长了6.30%,见表1,主要原因是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达到了惊人的1.88亿部,较2011年增长了137.97%,是全球增速39.96%的数倍。在中国,智能手机正在迅速取代传统的功能手机。
智能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耗电,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需求。目前绝大多数智能手机配备的电池管不了一天,这意味着即使让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翻番也难以满足需求。现在手机用锂离子电池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价格而是性能了。谁要能率先开发出能量密度提高一倍以上的锂离子电池产品,即使售价翻上1倍甚至更多,它也能取得超常规发展。
不过,未来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市场上恐怕还难以出现能量密度翻番的锂离子电池产品。因此,今后一段时间,为消费类电子产品随时充电的移动电源市场还会快速发展。而移动电源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和体积的要求均不是很高,相对更适合中国企业去做。事实上市场也确实是这么发展的,2012年全球123万kWh的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需求,超过80%是中国制造,其中中国市场就消纳了52.20万kWh,是这个市场的领导性力量。
中国的平板电脑市场也在快速、稳步发展,年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2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各类平板电脑1,100万台,绝对数量较2011年增长了527万台;是年全球占比8.44%。而2010年和2011年中国市场的全球占比分别为6.67%和8.33%。平板电脑销量的快速提升直接带动了锂离子电池销量的提升,2012年中国平板电脑用锂离子电池销量达到28.49万kWh,同比增长91.97%。
平板电脑的异军突起,给笔记本电脑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沉重打击,不过,随着整个PC市场移动化和便携化的发展规律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单位正在给员工配备笔记本电脑而不是台式机,这使得笔记本电脑的需求依然呈现出一定的刚性,全球总销量会在今后数年内稳定在2亿台左右。在中国市场,因笔记本电脑售价的快速下降(中低端笔记本电脑售价已经与台式机相当),笔记本电脑开始了替代台式机的进程。2012年中国市场共销售笔记本电脑3,040万台,较2011年的2,220万台有了大幅度攀升,直接使得该市场的锂离子电池销量提升了36.94%,达到了148.47万kWh。
2、2013年~2017年市场发展预测
总的来说,消费类的电子产品这个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增长比较有限。真锂研究认为,这个市场的锂离子电池需求量今后几年的增长速度会维持在15%左右。由于中国企业会在智能手机、移动电源等产业上取得更快发展,因此,该市场中国企业锂离子电池的供应量未来几年大致会维持27.0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发展速度高于全球。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的锂离子电池企业都集中在这个市场,不过今后几年这种状况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因为在电动自行车等动力锂离子电池替代市场,中国企业将会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市场智能手机正在快速取代功能手机,这个进程从2012年开始,预计2013年基本完成替代。此后,智能手机和功能手机的销量都将趋于稳定,到2017年,功能手机的销量下降将停止。就智能手机产业本身的发展而言,现在已到了一个比拼硬件的阶段,对中国企业而言是相对有利的,这也是为什么自2013年开始,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企业三星电子不再把苹果当做主要竞争对手,而是把中国企业(联想、中兴、华为、酷派、小米、TCL等等)当做主要竞争对手的最大原因。
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国产品牌已占据2/3的市场份额,2013年市场份额会更高;同时,全球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也将会首次超过50%。这对于中国的锂离子电池产业是非常有利的。不过,在2014年中国手机市场智能手机基本完成对功能手机的替代之后,其销量增长速度将会放缓,这个时候消费者更关注智能手机的性能体验,因此,单位手机锁配备的锂离子电池容量将会有明显增长。基于这些判断,真锂研究预测到2017年中国手机市场将消耗512.51万kWh的锂离子电池,是2012年的2.8倍。
中国的平板电脑市场,总体上来说,中国企业目前并未掌握生产质优价廉的平板电脑技术,而低端平板电脑并不受中国多数消费者的欢迎,苹果等高端平板电脑的价格又太高。鉴于此,该市场的总体销量增量存在一个缓慢增长的发展态势。中国平板电脑市场的全球份额在稳步上升,今后几年将每年增长2.5%-4%。2012年为8.44%,到2017年将达到23.33%。真锂研究预计,2017年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将消耗266.39万kWh的锂离子电池,将首次超越笔记本电脑。
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趋于饱和,但与全球市场未来几年将基本停止增长所不同的是,未来几年中国市场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速,到2017年将达到4,000万台的销量。在超极本替代笔记本电脑方面,出于消费能力考虑,中国市场较全球市场会有一个适当滞后的过程,2015年之后替代速度将会加快,到2017年将会形成2,000万台的市场销量。超极本使用的锂离子电池中,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用量将会明显高于16650圆柱型电池。真理研究预计,2017年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将会消耗锂离子电池220.20万kWh,是2012年的1.48倍。
2012年中国市场共销售移动电源产品2,900万台,占全球8,200万台的比重为35.37%;平均每台移动电源产品可存储的电量为18Wh,高于全球15Wh的平均水平。中国移动电源市场未来几年将处于高速发展中,销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8.60%,高于全球23.96%的发展速度;同时,单位产品可存储电量的增速也将高于全球。预计到2017年,中国移动电源市场规模将达到1.02亿台,全球占比42.50%。
需要提及的是,不管是手机、移动电源,还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中国占据了全球90%以上的产能。这些产品的售价总体上都存在一个持续下降的过程,这对于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的中国锂离子电池企业而言,是比较有利的。
二、电动交通工具市场
1、2011年和2012年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方面,2012年以36.22%的市场需求增速超过了全球29.36%的水平,而另外两大市场的需求增速则均以较大幅度落后。真锂研究认为,电动交通工具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增长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明显不如预期,而在工业&储能的各个细分领域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还都相对较低。当然,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2012年全球电动交通工具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总量是590.77万kWh,虽然占比还仅是15.48%,但年增速高达101.95%,是三大市场中最高的。在中国市场,电动交通工具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为155.91万kWh,占比23.55%,明显高于全球;不过,仅较2011年增长62.88%,增速明显低于全球。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①2012年全球的电动汽车市场发展比中国好得多;②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对锂离子电池需求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里的电动自行车包括有脚踏板的电动助力车以及没有脚踏板的纯电动自行车,中国市场一般是前者。
关于低速电动汽车的定义,目前全球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是中国政府自己出的管理政策中也有不一致。这里,真锂研究按照中国工信部2012年06月28日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相关规定来分类。该规划把电动汽车的最高时速定在≥100km/h,据此,真锂研究将最高时速<100km/h的电动四轮乘用车、电动四轮轻型货车等定义为低速电动汽车;时速<100km/h的电动客车、大中型电动货车等不在低速电动汽车之列,划为大型电动汽车。
2012年中国低速电动汽车市场共消耗锂离子电池16万kWh,是2011年的4倍。其中,新增锂电版低速电动汽车约1万辆,不到全部低速电动汽车总销量的5%,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约10万kWh;为试验换电模式而采购的锂离子电池(主要是康迪和中航锂电在杭州的试运营活动),以及传统铅酸电池版低速电动汽车的电池更换,消耗了约6万kWh的锂离子电池。
在中国电动交通工具市场中,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销量为83.16万kWh,占比高达53.34%,一枝独秀,这是与全球市场最大的不同之处。其中,新增的锂电版电动自行车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为67.20万kWh(约160万组);而旧的电动自行车的电源更换所需的锂离子电池为15.96万kWh(约38万组),电动自行车换电市场正在快速发展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市场。
2012年中国电动三轮车市场销量高达900万辆,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产业。其中内销约700万辆,外销约200万辆。目前,这个市场也已经开始试用锂离子电池,2012年约消耗2.52万kWh,用量还非常少。
包括电动乘用车和大型电动汽车等在内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市场2012年的发展不尽人意,共消耗锂离子电池42.01万kWh,占比仅为26.95%;横向对比看,仅为全球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总销量的12.92%。而全球电动交通工具市场中,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占整个电动交通工具用锂离子电池的比重高达55.05%。这也是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最大的不同之处。真锂研究认为,在眼前这个发展阶段,中国政府是全力推动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是同时也适当关注下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乃至低速电动汽车的发展,值得商榷。
真锂研究认为,电动汽车的技术含量很高,不仅要求有很高的汽车技术,还要有很高的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更要有很高的系统集成技术。以一汽、东风、上汽等为代表的中国车企虽然体量很大,但技术能力无疑较国际汽车巨头(丰田、日产、通用等)还有明显差距;同时,以比亚迪、天津力神、ATL、比克等为代表的中国动力锂离子电池企业的技术水平较AESC、LG化学、松下等也有明显差距。就算是中国政府推出相关政策来极力保护,这种差距短期内也很难追赶。
中国锂离子电池企业更应该瞄准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低速电动汽车这样的对电池价格要求敏感但对电池技术暂时还并没有很高要求的细分市场,以替代铅酸电池为目标。实际上,并非AESC(日产与NEC合资企业)等领先企业看不上电动三轮车、低速电动汽车这样的低速电动车市场,而是苦于没有这些市场可供开拓,因为这些市场的产品供应目前基本上都垄断在中国企业手中。最近市场传出消息,日本初创型企业ElecTrike公司现阶段推向市场的电动三轮车产品还非常少,一年也就几百辆,但AESC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和香港中聚抢这个单子。这就足以说明。
从电池的技术层面看,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路车→低速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技术上是一个逐步递进的关系。从电动自行车市场开始入手,有利于企业积累技术能力和应用经验,更重要的是积累对市场的认知。这一点对于车企来说同样如此。丰田、本田、宝马、奔驰、克莱斯勒等车企巨头都在同时开发微型汽车(实际上也属于低速汽车)、三轮车甚至是摩托车产品,中国车企为什么就不可以这么做呢。真锂研究认为,“逐步推进”应是中国交通工具电动化的必由之路。
2、2013年~2017年市场发展预测
真锂研究对2013~2017年中国电动交通工具用锂离子电池市场预测见表3。真锂研究预测到2014年,中国电动交通工具市场用锂离子电池需求总量就将基本赶上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这比之前的预测有所提前。主要原因是真锂研究之前尚未考虑到换电市场所产生的巨大市场需求。目前在电动交通工具的各个主要细分市场,更换电池所产生的市场需求都在蓬勃发展,占比在逐渐提高。
全球与中国的电动自行车市场都已基本饱和,预计2017年全球电动自行车市场销量约3,50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约2,500万辆。2012年中国市场共销售锂电版电动自行车约160万辆,预计2013年将达到300万辆,到2017年会达到2,500万辆。真锂研究与中国电池网的联合调查表明,2013年上半年仅天津一地就实现了锂电版电动自行车60万辆的销量,以过去几年天津的产销量约占全国40%的比重来看,2013年实现300万辆的销量基本上不成问题。
在电动自行车市场,锂离子电池正在规模化取代铅酸电池。真锂研究预计,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今后几年该市场的锂离子电池用量将会以90%~100%的年增速成长,到2016年基本完成替代铅酸电池的过程。全球电动自行车产能90%以上集中在中国,这一状况即使未来多年内也很难改变。预计到2017年中国电动自行车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将高达1,637.76万kWh,是2012年的19.69倍;不过,其占整个中国电动交通工具用锂离子电池需求总量的比重将降到25.06%。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大降价,直接带动了电动三轮车领域锂离子电池市场销量的快速增长,预计未来5年内该市场也将出现锂离子电池快速取代铅酸电池的情况。2012年中国市场大约销售了3.5万辆电动三轮车用锂离子电池(含新增车辆用电池及旧车改装用电池)。真锂研究预计,2013年将会有15万辆电动三轮车使用锂离子电池,而到2017年将会达到540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将高达惊人的174.95%。目前全球电动三轮车产能95%以上集中在中国,预计未来5年内仍将保持在90%以上的高比例。据此,真锂研究预计2017年该市场所需的锂离子电池将高达800.10万kWh,是2012年的数百倍。
对于低速电动汽车,真锂研究认为,中国政府将会逐步采取措施支持其中低速电动乘用车的发展,这对中国锂电版低速电动汽车事业是个利好消息。如果这样,中国政府制定的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的目标就有可能实现。考虑到政策的出台及起作用需要时间,预计2014年开始中国锂电版低速电动汽车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高速增长期,到2017年将市场销量将达到60万辆。相对应,该市场所需的锂离子电池到2017年将高达1,352.83万kWh,在中国整个电动交通工具市场中仅次于电动自行车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42.90%,是最值得期待的一个市场。
真锂研究认为,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是一个政府主导并推动的市场。毋庸置疑,中国政府为改善环境,会倾尽全力推动电动汽车市场发展。2013年09月17日,在业界翘首企盼了半年之后,2013年~2015年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与补贴标准正式出台。不可否认,新的补贴政策较之原来的补贴政策,在很多方面有了大幅度的进步,如直接补贴给消费者而不是补贴给车企、补贴款的发放也少了地方政府这一道环节,等等。这也表明了中国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事业的决心。
基于此,真锂研究预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会在2014年之后开始发力,大致会保持每年翻一番的增速,与全球基本同步。到2017年中国市场电动汽车销量将会达到21万辆,其中电动乘用车约17万辆,其他电动汽车约4万辆。考虑到今后几年车企和电池企业将会致力于解决消费者“里程焦虑”问题,因此,单位车辆的电池组容量毫无疑问将会持续增加。
预计中国电动乘用车市场的锂离子电池用量将会从2012年的平均27kWh/辆增加到2017年的43.48kWh,中国电动客车市场的的锂离子电池用量则将会从2012年的平均180kWh/辆增加到2017年的290kWh。这样,到2017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将高达2,352.47万kWh,年均复合增长率123.68%,仅次于低速电动汽车市场。
其中,摩托车的电动化也会对锂离子电池形成较大需求,现阶段真锂研究尚未统计到这一块,未来将会逐步将之加入。在没有计算电动摩托车的情况下,综之,到2017年,中国电动交通工具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总量将高达6,534.20万kWh,是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的4.57倍。可以说,这个市场承载这未来几年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