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锂电池管理系统规格书内容,提供PDF文档下载
目 录
1 产品概述........................................................................................................................................4
1.1 产品简介............................................................................................................................. 4
2 产品组成.......................................................................................................................................4
2.1 功能模块............................................................................................................................ 4
2.2 必备配件............................................................................................................................ 4
2.3 选配配件............................................................................................................................ 4
2.4 软件类................................................................................................................................ 4
2.5 辅助类................................................................................................................................ 4
3 产品总要求....................................................................................................................................4
3.1 应用领域............................................................................................................................ 4
3.2 使用环境............................................................................................................................ 5
3.3 参考标准............................................................................................................................ 5
3.4 工作电压............................................................................................................................ 5
3.5 模块功耗............................................................................................................................ 5
4 模块功能描述................................................................................................................................5
4.1 功能模块............................................................................................................................ 5
4.1.1 主模块功能............................................................................................................ 5
4.1.2 前面板模块功能................................................................................................... 7
4.2 必备配件............................................................................................................................ 7
4.2.1 上位机.................................................................................................................... 7
4.2.2 线束选型要求........................................................................................................ 8
4.3 软件类................................................................................................................................ 8
4.3.1 与从机通信协议.................................................................................................... 8
4.3.2 与上位机通信协议................................................................................................ 8
4.4.5 控制策略................................................................................................................ 8
5 模块技术参数要求........................................................................................................................8
6 产品强制要求................................................................................................................................9
6.1 范围.................................................................................................................................... 9
6.2 引用文件............................................................................................................................ 9
6.3EMC 要求............................................................................................................................ 9
6.4 安规要求........................................................................................................................... 10
6.5 可靠性技术要求............................................................................................................... 10
6.6 机械及结构要求............................................................................................................... 12
关键词:电池、监控、电芯电压
摘要:本文档仅描述 BMS 的基本功能和性能指标等技术要求。 缩略语:
缩略语 |
英文全称 |
中文解释 |
BMS |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rm |
电池管理系统 |
1 产品概述
1.1 产品简介
YD-UP-21 通信用电池管理系统(以下简称 21 系统)采用集成化的设计思路,将采集、 管理与通信功能集成于一体。该系列产品采集电池箱体内电芯的电压、系统电流、箱体温度 等数据,对电芯进行均衡管理,并对电池组数据进行集中分析和处理,通过分析电池组的运 行状况,进行报警和控制。
YD-UP-21 主要用于充放电电流≥20A 且≤40A 电源的通信用后备锂离子电池组系统, 并适用于 3U~5U 标准化通讯机箱,支持 1C 放电能力。
2 产品组成
2.1 功能模块
本需求文档规定的功能模块有:YD-UP-21 模块。
2.2 必备配件
本需求文档规定的必备配件有:上位机、线束、用户手册、快速安装手册。
2.3 选配配件
本需求文档规定的选配配件有:RS232 通信线、RS485 通信线、USB 转 232
通讯线、USB 转 485 通讯线、485 集线器、级联线(含 RJ45 水晶头)。
2.4 软件类
本需求文档涉及的软件要求有:主从通信协议、上位机通信协议、系统控制策略。
2.5 辅助类 测试工装
3 产品总要求
3.1 应用领域
YD-UP-21 主要用于充放电电流≥20A 且≤40A 电源的通信用后备锂离子电池 组系统,并适用于 3U~5U 标准化通讯机箱。
电池组由≥12 串且≤16 串的电池模块组成,总电压 48V,支持电压窗口范围
36V~64V,适用的电池规格为:磷酸铁锂(3.2V)。
4 / 123.2 使用环境
BMS 适用于以下工作应力内,除非其它说明,设备的实际工作不能超过以下条件,在下 述条件中均可以正常工作。
模块使用环境温度:工作温度:-20~65℃;存储温度:-40~85℃ 模块湿度要求:5%~95% 正常工作
海拔高度要求:海拔 3000m 及以下地区 大气压:70~106 kPa
电磁环境:要求参照 6.3
3.3 参考标准
《YD-UP-21 产品定义规划书》
《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组报批稿 20110214》
《BMS 系统需求文档 21-V1.02》
《YDB 032-2009 通信用后备式锂离子电池组》
3.4 工作电压
模块工作电压支持 48V 供电,支持电压窗口 36v~64V。
3.5 模块功耗 系统功耗:静态功耗≤1.2W
4 模块功能描述
4.1 功能模块
4.1.1 主模块功能
功能名称 功能描述
5 / 12
电流检测 |
1、检测充、放电电流; 3、电流额定检测范围±40A 4、正值为放电电流,负值为充电电流; 5、电流检测精度:±2%(环境温度-40~85℃) 6、电流刷新速度不大于 100ms; |
电压检测 |
1、检测为模块供电的锂电池电压; 2、供电电压范围 36V~64V; 3、电压采集范围 0~5V,单体电压采集精度±15mV,总压精度±2‰ |
SOC 估计值 |
1、SOC=可用剩余容量/可用总容量; 2、SOC 理论估算精度误差应在±1%之内; 3、SOC 模拟工况估算精度误差应在±5%之内; |
短路保护 |
1、短路保护延时时间≤1mS |
RS232 通信 |
1、1 路 RS232 通信,上位机软件通过 RS232 协议显示电池信息,而且通过该 上位机软件应能配置参数 2、配置参数后应测试相关的功能来验证配置的参数 3、RS232 协议支持 9600kbps 通信速率; |
RS485 通信 |
1、RS485 通信采用 2 个 RJ45 端子,用于 485 级联。 2、如果 RJ45 电缆连接错误不能损坏硬件,且要求 485 驱动电流小于 20mA,且所有通信接口要求满足浪涌 250A 的防护能力。 |
故障报警 |
1、检测到电池出现异常故障时,模块应由蜂鸣器发出报警声; 2、电池异常故障报警包括:过充、过放、过流、过温及通信中断; 3、蜂鸣器报警占空比根据不同的故障进行调整。 |
故障指示 |
1、模块应可通过 LED 灯的亮、灭组合实现故障指示功能; 2、LED 灯与故障信息对应关系另附表。 |
外观尺寸 |
1、模块外壳应使用普通黑砂纹(可以根据实际设计情况更改); 2、接插件应处于产品侧面(2、4)同时兼容直插和弯角接插件 4 1 6 3 5 2 3、采用底部安装孔的方式,同时设计安装边,安装边应可兼容长边、短边安 装(样机阶段均应制作样品); 4、接插件不可重复; |
5、外壳推荐尺寸 190*90*30mm(裸板)。
4.1.2 前面板模块功能
BMS 通讯板一共有 6 个指示灯,2 个 LED 指示模块运行状态(模块运行状态包括运行、 告警、充电和放电状态)4 个指示电池容量状态。
电池容量状态 LED 显示及意义
指示灯状态 |
容量状态(SOC) |
|||
☼ |
☼ |
☼ |
☼ |
75%~100% |
☼ |
☼ |
☼ |
○ |
50%~75% |
☼ |
☼ |
○ |
○ |
25%~50% |
☼(闪烁) |
○ |
○ |
○ |
0%~25% |
运行指示灯为 RUN,告警指示灯为 ALARM
模块状态 LED 显示颜色及意义
功能 |
丝印 |
颜色 |
闪烁频率 |
指示含义 |
运行 |
RUN |
绿色 |
常灭 |
无外界电源输入 |
运行 |
RUN |
绿色 |
慢闪 |
待机/通信正常 |
运行 |
RUN |
绿色 |
快闪 |
自检未通过/通信断链 |
告警 |
ALM |
红色 |
常灭 |
无故障 |
告警 |
ALM |
红色 |
常亮 |
重要告警, |
注:
4.2 必备配件
4.2.1 上位机 上位机分为二级界面,一级界面为系统状态显示界面,二级界面为系统配置
界面 1)、一级显示界面主要显示:
单体电压、温度、电流、SOC 总压等数值,充放电状态、电池告警信息,电 池各模块串数,以及对系统的复位
2)、一级配置界面主要配置信息: 过充保护阈值、过放保护阈值、单体欠压报警阈值、总压过高保护阈值、总
压过低保护阈值、总压过高报警阈值、总压过低报警阈值、过温保护阈值、低温
保护阈值,充、放电过流告警阈值,以及各释放阈值,过流保护阈值,检测电池 数目,电流校准值,电压校准值,电池组额定容量
7 / 124.2.2 线束选型要求
线束名称 |
线材规格 |
线束颜色 |
充放电控制线 |
2*6mm²电源线 |
黑线:电池负极(VBAT-) 绿线:充放电负极(P-) |
电压检测排线 |
高温导线 |
需要特殊标注的颜色标注红色,具体请参照线束下 发的文档 |
温度检测排线 |
高温导线 |
同上 |
通讯线 |
2*0.5mm²电源线 |
同上 |
开关信号线 |
2*0.5mm²电源线 |
同上 |
复位和地址设置信 号线 |
2*0.5mm²电源线 |
同上 |
工作指示信号线 |
2*0.5mm²电源线 |
同上 |
485 通信线 |
双绞线 加 RJ45 水晶头及 DB9 母 头 |
485 通信为半双工,收发信号定义使用 RJ45 的橙 白、橙、蓝、蓝白两对管脚,分别为信号 T+、T-、 R+、R,收发信号使用哪对自定。 |
4.3 软件类
4.3.1 与从机通信协议
按 YD-UP-21 的主从通信协议执行
4.3.2 与上位机通信协议
按《通信锂电与后台通信协议规范》执行
4.4.5 控制策略
YD-UP-21 系统控制策略要求。如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与该文档不符,则以产品控制策 略的设计文档为准。
5 模块技术参数要求
参数名称 |
规格 |
备注 |
电压窗口 |
DC48V |
支持电压窗口范围 36V~64V |
系统功耗 |
≤1.2W |
|
静态功耗 |
---- |
|
电流检测范围 |
±200A |
200A 内范围 |
电流采集精度 |
±1.2% |
环境温度-40~85℃ |
SOC 估算精度 |
≥95% |
|
工作温度范围 |
-20~65℃ |
|
存储温度范围 |
-40℃~85℃ |
|
工作湿度范围 |
5%~95% |
|
硬件故障检测 |
对一些关键电路(充放电、 保护等)进行故障检测 |
硬件故障可以告警(硬件自检完毕 系统不正常状态告警) |
温度检测 |
系统带 4 路温度传感器检 测电池温度 |
关键点(告警/保护点,恢复值)±2℃ |
6 产品强制要求
6.1 范围
适用于YD-UP-21产品。
6.2 引用文件
《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组报批稿20110214》
《YD-UP-21产品定义规划书初稿》
《YDB 032-2009 通信用后备式锂离子电池组》
6.3EMC 要求
EMC 要求如下(选做)。
项目 |
规格要求 |
CE |
CISPR22 |
RE |
CISPR22,CLASS B,6dB 裕量。 |
CS |
IEC61000-4-6 |
RS |
IEC61000-4-3 |
ESD |
IEC61000-4-2 壳体,正常操作时手可以接触到的部位:接触放电±6KV;空气放电±8KV,判 据 B(测试时上电); |
EFT |
IEC61000-4-4 |
Surge |
IEC61000-4-5 |
Dip |
IEC61000-4-29 |
通用判据: A:设备在测试过程中,建立的连接能够保持,同时在制造商、申请者或用户规定的限值内 性能正常。 B: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在骚扰停止后受试设备能自行恢复其正常性能,无需操 作者干预
6.4 安规要求
BMS要符合(选做):
(1)测试标准:IEC60950-1:2005/EN60950-1:
(2)海拔高度3000m;
(3)功率电路对保护地满足基本绝缘距离要求,且不小于2mm;
(5)设备电源输入自带合适的保险丝,不得要求外部提供;
(6) 抗电强度:输入/输出对地应承受50Hz,方均根值为1000V的正弦交流电压1min,不击穿, 不飞弧,漏电流<10mA(或等效直流值测试);
(7)绝缘电阻:在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90%,无冷凝条件下,试验电压为500VDC
时,对地的绝缘电阻均≥10MΩ 。
6.5 可靠性技术要求 选做
注:BMS 独立测试时,最高温度要求 65 度,与电池一起测试,环境温度为 45 度。
序 号 |
检测项目 |
参考标准 |
测试条件 |
要求 |
1 |
低温贮存 |
GB/T 2423.1 IEC60068-2-1 |
-40℃,24h 将样品在不包装、不通电、"准备 使用"的状态下,放入-40℃的试 验箱内 24h,然后至标准大气条件 恢复 1h。 |
试验后外观检查、机械性 能、电气性能等各项性能 检测正常,通信正常,检 测和保护功能正常。 |
2 |
高温贮存 |
GB/T 2423.2 IEC60068-2-2 |
+70℃,24h 将样品在不包装、不通电、"准备 使用"的状态下,放入 70℃的试 验箱内 24h,然后至标准大气条件 恢复 1h。 |
试验后外观检查、机械性 能、电气性能等各项性能 检测正常,通信正常,检 测和保护功能正常。 |
3 |
低温工作 |
GB/T 2423.1 IEC60068-2-1 |
-20℃,24h; 将样品在不通电的状态下,放入 -20℃的试验箱内 1h,然后以-48V 供电电源上电,保持 16h;再以 -36V 供电,保持 4h,最后以-60V 供电,保持 4h;然后至标准大气 |
试验中:每个阶段都要进 行充放电,电气性能等各 项性能检测正常,通信正 常,检测和保护功能正 常。 试验后:外观检查、机械 |
、
、
11 / 12
能检测正常,通信正常, 检测和保护功能正常。 |
||||
10 |
包装随机 振动 |
ETSI EN 300 019-2-2 IEC 60068-2-64 |
频率范围加速度谱密度 5-20Hz:1.0m2/s3; 20-200Hz:-3dB; 总均方根加速度:0.781Grms 试验轴向:3 轴向。 试验时间:每个轴向30min。 |
试验后:外观检查、机械 性能、电气性能等各项性 能检测正常,通信正常, 检测和保护功能正常。 |
11 |
包装冲击 |
IEC 60068-2-27 |
冲击波形:半正弦波;峰值加速: 300m/s2;脉冲宽度:6ms;冲击轴 向:6个方向向;冲击次数:每个 方向3次 |
试验后:外观检查、机械 性能、电气性能等各项性 能检测正常,通信正常, 检测和保护功能正常。 |
12 |
包装碰撞 |
ETSI EN 300 019-2-2 IEC 60068-2-29 |
碰撞波形:半正弦波;峰值加速度 180m/s2;脉冲宽度:6ms;碰撞方 向:6方向;碰撞次数:每个方向 100次。 |
:试验后:外观检查、机械 性能、电气性能等各项性 能检测正常,通信正常, 检测和保护功能正常。 |
13 |
包装跌落 |
ETSI EN 300 019-2-2 IEC60068-2-32 |
<15Kg,1.0m,1 角、3 棱、6 面 各跌落 1 次(角:指底面最薄弱的 角,棱:构成选定角的 3 个棱) |
试验后:外观检查、机械 性能、电气性能等各项性 能检测正常,通信正常, 检测和保护功能正常。 |
6.6 机械及结构要求
序号 |
定义 |
参数 |
备注 |
1 |
外形尺寸 (mm) |
长度 |
240(±0.3)裸板尺寸 |
1 |
外形尺寸 (mm) |
宽度 |
90 (±0.2)裸板尺寸 |
1 |
外形尺寸 (mm) |
高度 |
35(±0.2)裸板尺寸 |
2 |
重量(kg) |
≤ |
|
3 |
指示灯 |
红色和绿色 |
|
4 |
通信接口 |
RJ45(485 通讯口)、RJ11(232 通讯口) |
建议凸出面板 1mm |
5 |
外壳盒体 颜色及表 面处理工 艺 |
盒体外观面喷涂:外观可见的六个 面,表面处理工艺: |
盒体与机箱接触面的区域喷涂保 护。 |
6 |
丝印及标 签 |
||
7 |
阻燃等级 要求* |
UL94 V0 |
|
8 |
防护 |
IP20 |
|
9 |
维护界面 |
全部前维护 |
附件:锂电池生产厂家产品规格书.pdf
- 2014-11-14锂离子电池与铅酸电池、镍镉电池的对比
- 2014-11-12锂电池在轨道车辆上的应用
- 2014-11-10手机充电器≠18650锂电池充电器
- 2014-05-16医疗监护仪锂电池
- 2014-11-063.2v磷酸锂电池使用将超3.7v锂电池
- 2014-05-16电动轮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