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球电池材料市场出货统计
时间:2014-7-22 9:44:09来源:本站原创浏览次数:
2013 年全球负极材料总供应量为60,160 吨,同比增长35.50%,其中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碳微球这些碳系负极材料的需求占比超过了96%;在这三类产品中又以天然石墨的用量最大。
贝特瑞主要以成本制胜,产品售价相对较低,三星SDI、LG 化学、松下这3 家锂离子电池巨头的采购量很大(其中三星SDI 的采购合同金额是3.48 亿元,LG 化学7,748 万元,松下7,338 万元)。贝特瑞自称2013 年获得了松下社长津贺亲自颁发的成本贡献优秀金奖。2013 年贝特瑞自称其硅碳负极材料技术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能量密度大幅度提高,其硅碳材料新品获得了三星SDI 的认证,向包括松下在内的国内外多个大客户送样,已实现100kg级的销售;软碳负极材料产品已实现1,000kg 级销售。
宁波杉杉排名第三,2013 年负极材料出货量1.01 万吨,其中人造石墨5,200 吨,在中国电动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拥有很大市场。杉杉自称2013 年加快了海外市场拓展步伐,重点开发了三星SDI、索尼等高端客户,2013 全年海外销售量和销售额占比均有显著提升。期内,宁波杉杉新材料中间相碳微球产品已获德国赢创(Evonik)的认可,实现批量供货。赢创主要为奔驰提供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单元。日本的JFE 和三菱化学分列四五位,2013年负极材料出货量各为3,400 吨和3,220 吨,前者基本上都是中间相碳微球产品,后者基本上都是天然石墨产品。
2013 年全球电解液市场总出货量6.1 万吨,同比增长38.32%。从2011 年到2013 年的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年销量在2,000 吨以上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加,由7 家增加到14 家(其中中国企业8 家,日韩企业各3 家),翻了一番;同时,销量靠前的几家企业的市场份额总体而言是呈现下降态势,这表明电解液产业的集中度在逐年降低。
韩国旭成2013 年以5,800 吨的出货量位居电解液行业榜首,公司最大客户是三星SDI,大约有60%的电解液产品供应给了三星SDI;其他客户有LG 化学、比亚迪、SK 创新等。三菱化学以5,300 吨的出货量位居次席,主要客户有松下、AESC(日产与NEC 的合资企业)、索尼、LG 化学等。国泰华荣以5,200 吨出货量的微弱差距位居第三,产品超过1/3 供应给了LG 化学,表明该公司的去三星化战略有所成就。
新宙邦以4,800 吨的出货量位居第四,除了LG 化学之外的其他锂离子电池巨头基本上均为其客户,最大客户是三星SDI,产品的一半供应给了三星SDI。天津金牛和LG 化学的电解液出货量均为3,900 吨,并列第五位,前者的大客户是天津力神,后者全部自用。东莞杉杉和广州天赐分别以3,300 吨和3,200 吨的成绩位列第七和第八位,前者的大客户是ATL,后者的主要客户有合肥国轩高科、沃特玛等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厂商。
专注于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业务的富山药业2013 年出货量达到2,400 吨,同比增长翻了一番有余,产品80%供应AESC。宇部兴产自从被三菱化学取代榜首位置之后这几年每况愈下,2013 年出货量仅为2,100 吨,已被诸多企业超越,在前14 强中位居末游,公司的大客户是松下(原三洋电机的锂电业务部分)。
相关文章
- 2015-01-15财经快讯:锂电池板块大涨
- 2014-07-21日本企业推出家庭储能产品的相关情况
- 2015-01-13什么是锂电池?锂电池的三种解释概念
- 2014-07-17原电池及相关承载着重要的知识价值
- 2015-01-09电动客车对动力电池包系统构成和要求
- 2014-07-15【转】政策助巨头抢滩 燃料电池前景广阔
相关产品